“丝绸之路琵琶行——洛秦与吴蛮的对话”纪实

发布日期: 2018-06-01  作者:    浏览次数: 1069 


2018年5月10日,著名琵琶音乐家、演奏家、音乐文化大使吴蛮,与音乐人类学家、音乐史学家洛秦的“丝绸之路琵琶行”对话,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小音乐厅举行。

小音乐厅座无虚席,音乐学院院长施忠教授主持了这场被观众期待已久的“对话”。他说,琵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而来自不同音乐领域的大师的对话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这些交流都是音乐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洛秦教授首开“对话”,他说,这场活动来于“机缘”,他作为《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的主编、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的社长,有了这场“机缘”。吴蛮女士接声介绍了另一个“机缘”,即,吴、洛两家是“世交”,双方父亲是要好的朋友,吴爸国亭是画家,洛父洛地是戏曲理论家、文学家,年少的时候,两位父亲相互串门、聊天,母亲们在厨房张罗美食,孩子们则在一起玩耍。洛秦的弟弟洛齐绘画启蒙于吴父国亭,吴蛮则学习柳琴的弹奏。洛秦笑言,年少时就知道吴蛮有音乐天分,她能从敲碗的声音判断固定音高,她练琴自律,一定要完成每天的练琴功课才开始玩耍。后来,吴蛮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并成为中国第一位琵琶演奏硕士,并于1990年只身赴美。洛目睹吴的成功经历,双方在学术等问题的交流中,一直有许多共同看法。



洛秦老师用PPT部分展示了吴蛮老师载誉满满的成绩单,请吴蛮老师讲述其中的部分经历。



吴蛮说,这些年来,她一直马不停蹄地工作。1992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将琵琶与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乐团组合成五重奏演出周龙的作品《魂》,作品中使用了京剧素材。当时她在语言上尚有障碍,与著名的西方乐团合作有点压力,而排练时间只有四小时,她只有靠自己刻苦钻研作品,但演出最终获得了极大成功。同时,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的成员并不认为弦乐四重奏只能演奏西方作品。吴蛮称,这次演出是她的第一个事业转折点,也是东西方乐器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合作。

洛秦介绍吴蛮曾于1998年获“哈佛大学研究学者奖”,她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世界传统音乐家。吴蛮回顾,这次经历源于哈佛女子学院,他们用无记名提名的方式选拔女性给予支持并从事驻校研究,她是第一位“非西方传统”的音乐家。吴蛮称自己是“文化创业”。洛秦对此提出了问题,“将音乐家放置在哈佛大学的氛围里,将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哈佛的一年对吴蛮而言意义重大。



洛秦又提到了一件意外却使吴蛮誉满全球的趣事,《纽约时报》曾在2013年10月发文《瑰宝乐器的再次绽放——吴蛮使用她的新琵琶与哈特福德交响乐团的首演》。吴蛮介绍了这篇报道的背景,她当时去参加音乐节,并携带琵琶上了飞机,由于航空空乘的马虎而导致琵琶被摔坏了,乐器摔坏对演奏家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吴蛮在FACEBOOK上讲述了这件事情,没想到当她下飞机时,音乐节的参加者全都知道了这件事,迫使航空公司对此事进行赔偿,由此她从中国带回了一件新琵琶。这次事件被《纽约时报》评为当年年度十大新闻之一。

洛秦介绍,吴蛮是一位著名音乐家,优秀艺术家,崇高理想的文化大师,并用照片展示了吴蛮的成长经历。他介绍了一张获格莱美音乐提名奖的CD,由在座同学们任意选择其中一首作品进行播放,吴蛮让大家猜测其中的乐器组合,在双方互动后她告诉大家其中有三味线与三角铁,而琵琶这件乐器与日本三味线、三角铁组合在一起,听起来非常和谐。

吴蛮在洛秦的邀请下演奏了两首即兴作品,其中一首是用琵琶演奏木卡姆因素的音乐,一首是将哈萨克斯坦民歌移植到琵琶上,她说,演奏这种音乐,虽然音乐风格发生变化,但琵琶的特点仍然保留,“这就是我目前追求的音乐”。



在其后的洛秦老师提出“你已经是国内第一位琵琶演奏硕士,为什么还要出国?”这个问题时,吴蛮老师在回答这段经历时也提出了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你为什么学习音乐?”“作为演奏家你如何、为什么要与观众交流?”同时,她也说道,当开办独奏音乐会的时候,她总是在思考,她的演奏能带给观众什么,所以,她既弹《春江花月夜》等传统琵琶曲,也即兴弹奏,希望能与观众平等地交流。

洛秦说,出国使吴蛮由音乐家上升为艺术家,跨界合作使琵琶登上了世界舞台。并播放了吴蛮在周龙《金雷》、谭盾《鬼戏》中的琵琶演奏。

洛秦还提问吴蛮为什么与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共同创建丝绸之路计划,为什么要到中国农村采风寻根等问题,她从“音乐家马友友想突破长期浸泡西方音乐的现状”、“‘9.11’事件带来的冲击”等问题进行了回答,也就此提问在座听众,“什么是中国音乐?”。2017年,吴蛮走进叙利亚,走访约旦难民进行文化考察,她感受到音乐发挥的作用有时高于并超越政治。

洛秦老师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将吴蛮与刘德海、刘天华、印度音乐家拉维·香卡进行比较,他认为:吴蛮与刘天华的最大不同在于,刘天华从西方音乐中吸取养料,而吴蛮是将自己的音乐主动实践于世界音乐;吴蛮与香卡一样,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音乐文化大使。

在随后的提问互动环节中,问与答的思想火花带给听众不少启迪。双方问答情况如下:

金叶老师提问,当琵琶与西洋乐器合作时,该如何进行技术上的调整?

吴蛮回答,她没有作演奏技术上的调整,她只对音乐风格进行学习与调整。

金叶老师又问,“您的成功道路是不可复制的,而师范院校的学生们毕业后是当老师,您对师范学生们有什么建议?”

吴蛮回答,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活动,他们应该知识面更广,而不是如同普遍的演奏专业的学生,只追求演奏的快速,师范生毕业后不仅是教乐器,更是教人文。

洛秦也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应该当一名有人文思想的老师,这一点与音乐学院是不一样的。



当学生们提问,吴蛮演奏丝绸之路上的不同音乐时,有演奏手势上的变化,如何看待此问题?

吴蛮回答,她不关注演奏手势,她关注音乐风格。

当学生提问,吴蛮邀请陕西华阴老腔的民间艺人去美国演出时,这些老师傅在美国是否有压力,是否迎合美国观众?

吴蛮回答,她在2005年做田野工作时,第一次听到华阴老腔,非常震撼,音乐学院培养的都是经过修饰的舞台上的音乐家,但华阴老腔的老师傅不一样,他们是农民,平时种地、学习来自祖传的音乐手艺,音乐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华阴老腔的师傅们在美国演出时除了饮食上的不适应、没有任何压力,与他们的合作演出时也没有迎合美国观众,但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演出串起来,她是有所设计的。

学生提问,中国乐器能否象钢琴、小提琴一样被世界所接受?

吴蛮回答:钢琴、小提琴作为欧洲音乐的代表,只是世界音乐当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她希望中国乐器也流行于世界,但需要有人去介绍、去推动。

施忠教授最后总结了这次“对话”活动,他说,这次的活动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带给大家很多启迪。



学习乐器演奏是否仅仅满足于技术学习就足够?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情怀的修炼在音

乐学习过程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技术有止境、艺术无止境,没有人文素养的引导,单纯的技术支撑能否攀登艺术顶峰?相信这场“对话”带给参与者更多思考。

会后进行了签名售书活动。花絮:从外地远道而来的“铁杆粉丝”带出了满满一包收藏多年的吴蛮老师演奏专辑、硕士音乐会节目单等,请吴蛮老师签名。





曾美月于2018年5月11日

摄影:鲍盛、曾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