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钢琴家、我校校友沈翊功先生为我院师生带来精彩讲座

发布日期: 2011-06-22  作者:    浏览次数: 2150 


“演究古典音乐,还原音乐本真”
——记沈翊功关于音乐作品的演奏风格的讲座

    2011年6月14日、16日两晚,旅美钢琴家沈翊功来我校音乐学院,分别为音乐学院研究生们开展了两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分两次进行,14日周二的讲座围绕西方音乐的演奏风格问题做了相关介绍,尤其重点介绍了HIP(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有历史依据的演奏)这种新的音乐演奏思潮;而17日周四的讲座则是HIP思潮的演奏方法的实例展示,从实践中领略HIP思潮给钢琴演奏甚至交响乐带来的新变化。研究生们报以极大热情聆听了这两次讲座,不但从沈翊功老师的介绍和视奏中获得了启示,演奏思路和研究思路也得以拓展。

    沈翊功老师在讲座上分别介绍了现有的浪漫风格、现代主义的演奏风格以及HIP的演奏思潮。我们熟悉的浪漫风格,采用短线条的分句法、以旋律为基础、严肃得过于夸张,注重表情,使用适度的弦乐揉音、时值强音和散板;与之对应的现代主义则强调天衣无缝的连奏,使用持续和幅度大的揉音,缺乏节拍层次,采用坚挺的节奏,不强调不协和音,和使用精准平均的十六分音符为特点。而HIP则并不是一种风格或者演奏方式,它更是一种处理音乐的方法和态度,一种倾向或者是运动。

    HIP即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有历史依据的演奏),也被称之为Authehtic Performance(正宗的演奏)或者Period Performance(分时期的演奏)。即是,用客观和探索的方法,研究音乐、演奏音乐,而不局限于一个时代的演奏风格。对于过去的音乐的研究采用种种方法,甚至包括学习使用仿古乐器(如harpsichord羽管建琴和fortepiano古钢琴),考证历史文献与其他的证据如当时的其他艺术,如画作,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期望洞悉过去音乐的精髓。

    早期的的HIP参与者,在演奏方法上,艺术处理(articulation)丰富多变,连奏只是其中之一,揉音的使用非常节制,仅作为装饰音处理,不强调过分的长线条而更加注重多遍的风格效果(gesture or figure),节拍层次分明,节奏灵活明快和富有动力性,速度通常较快,音高较现代主义风格的音高标准低。早期的参与者刚开始之研究演奏中世纪、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作品,现在则已经推广至古典与浪漫主义时期作品。

    HIP的研究范围也包含了声乐界,HIP的声乐人声音量不如现代主义的歌手,没有泛滥的vibrato(颤音),但同古乐器的声量配合,有时候用高男高音来(countertenor)代替女中音,或用童声代替女高音。HIP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关注到语言对于声乐的影响,试着编撰拉丁文在各地域之间不同发音的词典以研究作曲者所作曲子的原始样貌。
    HIP的另一个特别的观点还有OVPP,即one voice per part(每个声部仅有一人),认为这样的演奏声部会更加清晰,细节更加精致,且富于灵动之感,有利于充分展示作曲家的原意。

    沈翔功老师又现场播放了大量音响资料,展示对同一音乐甚至同一份乐谱的的不同风格的演奏,资料翔实,通过音响对比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HIP的演奏者们对于音乐的诠释的严谨性和其还原音乐本真的能力。

    在讲座的最后,沈翔功老师坐到钢琴面前,邀请研究生们围坐在他身边,边解说便弹奏起钢琴,和同学们一起细细品味,丝丝入扣的揣摩乐谱背后的音乐,同时答疑解惑。沈翔功老师以对音乐精湛的理解和对细节精准的诠释,不但阐述清楚了HIP音乐演奏者们强调的弹古如古,还原音乐的现实主义的演奏风格,也展示了其亲和友善,谦逊真诚的人格魅力,尽职尽责的精彩演讲博得了研究生们的热烈掌声。

    经过沈翔功老师的详细解说和演奏实践,在场的研究生对HIP这一种新的研究和演奏音乐的方式有了充分了解。这种对于西方音乐的现代解读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感到新鲜和激动。音乐正不断的向前发展,古典音乐也应该在现代人的视野下得到丰富,变得更加多彩,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昨天的记忆中,古典音乐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这种新的研究思路对于我们任何一门专业的研究生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音乐学院 吴巧灵)


历史模演 乐思不尽
——记沈翊功《面对传统音乐二十世纪以来的表演实践》讲座

    6月14日和16日,旅美钢琴家、78级校友沈翊功先生为我院研究生同学带来两场主题为《面对传统音乐二十世纪以来的表演实践》的精彩讲座。李聪院长、洪嘉乐副院长、施忠副院长、张荫尧教授等老师亲临现场,和一、二年级的研究生同学一同欣赏了这位昔日校友、今日名家的倾情讲演。

    在14日晚18时半进行的第一场讲座中,沈先生为大家带来一个全新的概念HIP,即“有历史依据的演奏”(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围绕这个核心,他首先以纵向的视角,对比诠释了浪漫风格和现代主义演奏方式在风格与技术上的传统与惯例,其往往没有在谱上标明,但在不同的年代和地域是有明显差异的。如,浪漫风格倾向极端的连奏,缺乏精确度,速度较现代主义慢;而现代主义则注重天衣无缝的连奏,节奏坚挺但缺乏节拍层次。沈先生尤其强调了Vibrato现象,浪漫风格是有控制地在使用揉音,现代主义却是持续并幅度大的已然将揉音变成“音乐的味精”。沈先生的讲演深入浅出,配合着精心准备的大量音响资料,使在场师生在实例中,自发地以沈先生的观点为基奠,进一步参悟出同一乐曲不同演奏方式的具体差异。之后,沈先生分析了HIP演奏的早期音乐表现,并依次引入键盘乐器、古提琴、竖笛、声乐等HIP相关元素,令师生们不禁为HIP的渊源之深广而震撼。当播放HIP特色的场地环境视频,显示出OVPP(一人一声部,one voice per part)时,再次深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沈先生说,HIP并不是一种风格或者演奏方式,它更是一种处理音乐的方法和态度,一种倾向或者是运动,大家由此可以洞悉早期音乐的精髓是他的希望。我院张荫尧教授就此引申出关于教学中作曲家与演奏家孰为重心的话题,将第一次讲座推向新的高潮。

    第二场讲座,沈先生提前1个小时已到达讲座会场,忙着校准音响,核查所需资料,还为了讲座的内容能更好的为研究生同学服务,提前了解了出席同学的专业情况,并收集了早到的同学的现有疑惑。讲座开始以后,他在对前一场讲座进行简短总结和要点重申之外,特别提出了自己曾与钢琴家傅聪讨论过的关于和声的问题。他说,中国人的旋律感好,但是和声与节奏感不强,总是把和声作为色彩性的装饰;而西方音乐之所以总是被模仿的对象,是因为西方人认为和声是功能性的。藉此,他希望志于钢琴演奏的同学能从和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将是一个提升技能的有效途径。接下来的时间,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不同版本乐谱演奏的认识,沈先生首先利用音频,分别播放了由Normington、Karajan、Gardinner、Busch四位指挥家指挥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一一比对着总谱,引导大家发现个中差异;之后,为了与研究生们分享行之有效的识谱方法,沈先生倡议大家都来到钢琴周围,现场为大家视奏20世纪初和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两个不同版本的莫扎特《F大调奏鸣曲》。他指着乐谱进行细致讲解,随时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一再重申要注意音乐的语气性,因为这可令演奏生生不息,效果卓然……

    沈翊功先生自1982年留美后,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近三十年,曾在去年年底为我院师生带来以《钢琴乐谱版本比较研究》为题的讲座。而作为我院研究生论坛系列之一的此次讲座,主讲人沈翊功先生再次将目前国外最前沿的研究课题带到研究生们的身边,既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又激发了同学们的研究热情。施忠副院长曾在第一场讲座结束时,总结说,希望研究生同学们能从中了解到当今世界的科研脚步,学会广泛的搜集资料,意识到历史依据对科研、对表演说服力的重要性。

    每场讲座都自动延时近40分钟,用沈翊功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如此有意思的话题,即使跟你们讲上24小时也不觉得累。”当主题讲座最终在关于《Sonates》的视频解说中结束时,研究生们以依依不舍的神情、响亮整齐的掌声向沈先生报以衷心感谢。(10级音乐评论方向研究生 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