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战“疫”协奏曲,奏响抗“疫”最强音

发布日期: 2020-05-12  作者:    浏览次数: 696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音乐学院始终站高政治站位,有效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防控责任,严格落实上级关于防控疫情的各项精神指示和部署要求,结合艺术类学院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积极探索以“艺”抗疫新思路、新举措,广泛动员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投身防疫抗疫阻击战,以扎实的工作传播音乐温度、彰显音乐力量。

一、严格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筑起疫情坚实防控墙

学院充分认识到,抗击疫情这项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大计,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考验和能力检验,必须要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疫情伊始,学院第一时间成立了由执行院长、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系部、部门等中层干部任组员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全面指导和协调开展工作。搭建“1+2+4”防控疫情工作责任架构,“1”即明确学院正职负责人为决策领导主体,负责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指导动员;“2”即教师和学生两条工作主线有序运行,实现人员对象全覆盖;“4”即聚焦教学、科研、行政以及学生工作这四项主要任务,坚持各板块责任无盲点。

自学校正式启动防控疫情工作以来,学院整个工作机构全力投入运行。全院精确梳理排查报送师生对象共计1141人,以系科、部门、专业班级等为单位,明确相关责任人,完善线上工作群组网络。学院坚决落实每日信息报送制度,通过责任包干,定期定点联系师生,准确收集并上报师生健康、人员居所变化等信息,坚决做到人员信息报送及时、内容精确、全面覆盖;落实数据信息实时发布制度,通过各网络群组和微信平台,适时发布抗疫科普知识、疫情期间各类通知公告等,强化正面宣传、注重教育引导,使各项部署要求成为师生共识;加强定点联络制度,针对在重点疫情地区、海外学习工作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师生,每日动态开展点对点联系,及时了解其身心状况,给予慰问,使其增强信心,携手共克时艰。

二、始终秉持艺术初心使命,汇聚共克时艰向心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全国举力抗击疫情的重要关头,音乐学院主动担当艺术使命,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各系部教师、各专业学生全力参与,共征集原创歌曲类作品24部,舞蹈作品40部,其他朗诵、书画、漫画作品8部,以艺术创作和演绎彰显信仰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人民力量。共计8部原创类作品被“学习强国”登载。

执行院长施忠教授与远在英国访学的音乐科技系主任申林副教授通过远程沟通,利用云间线上合力创作歌曲《你的脸》,经声乐系宋罡老师和影视传媒学院赵娴老师的生动演绎,抒发了中华儿女在祖国关键时期的深厚情怀,该作品被选录“2020全国抗击疫情优秀公益歌曲”,通过全国音乐广播联袂呈现。声乐系主任周进华教授携团队创作歌曲《父爱》,以真挚的情感的表达对全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对早日迎来抗疫胜利的期盼。声乐系宋罡老师与沪上文化艺术界人士共同唱响“文艺集结号”,通过东方卫视平台录制播出歌曲《手牵手》,同时倾情创作歌曲《逆行的人》。声乐系殷为杰老师与团队共同创作歌曲《你的模样》,作品被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录用。音乐理论系青年教师王超,创作原创作品《众志成城》,作品在“中国反走私”、咪咕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发布,以音乐的力量,激扬斗志振奋人心。声乐系周燕燕老师深情演绎歌曲《人间天使在》《为百姓撑起一片天》,致敬白衣天使,用音乐盼望春花如约盎然。器乐系张婕老师协同我校弦悦团师生,通过“云排练”在线指导、在线排练、在线磨合,用手机录制各自声部,合成完成弦乐作品《天耀中华》,用琴声抒发暖暖中国心,激励人民同进退共呼吸。公共艺术教研部潘幽燕老师创作演唱《定能挺过去》《明天出征去武汉》,李伟老师分别创作歌曲《铭记》《平凡的伟大》和诗歌《写给青年大学生们的一封信》并制作音视频,为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赞歌,期盼疫情过去,春暖花开。


2018级音乐表演(中俄)专业贲陈歆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疫情发生后,与其作为中学音乐教师的父亲共同创作歌曲《雪,请停下来》并录制合成MV,该作品获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报道。研究生程琳、陈旭、袁天放团队经魏扬教授指导,原创歌曲《我们在一起,我们心连心》,以创作实践学识、用声音传递真情。2017级声乐方向研究生周钇含,来自本次疫情重点地区温州市,受到当地一批批充满正能量的感人事迹的影响,在我院杨清教授的指导下,倾心创作《你我同在,春暖花开》,抗疫“声”援。2017级声乐方向研究生于佳伟在声乐系陆蓉副教授的指导下,携手家人共同创作《温暖点亮大爱》,为抗疫期间坚守在养老服务战线的工作者致敬,作品被沪上多家媒体报道。汪笑怡是2018级声乐方向研究生,在声乐系肖云涛副教授指导下,演唱由中国知名音乐家刘爱民先生创作的抗疫新曲《尽在爱中》,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作为19级艺硕班的一名学生,陈薇联合原词曲作者田辰明、田汨两位老师重新填词,连夜完成歌曲《等你回家》,并携团队参与演唱,以歌声向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传递温暖和力量。音乐学院学子、校友与人文学院开展协同创作,经申林副教授指导,原创歌曲《患者》《光》《战疫》《无衣》等作品。



学院舞蹈团及舞蹈系学生在苗小龙、王雨坤、金彦等老师的指导下,原创了一系列网络舞蹈作品。其中,苗小龙、王雨坤两位老师指导创作舞蹈《坚信爱会赢》,金彦老师与学生共同创编并亲自参演的《武汉,我们等你》在线上进行排演和录制,用艺术的语言和舞蹈的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艺术学子的责任担当。为彰显时代精神、民族传统,颂扬抗疫英雄、防疫故事,学院组织开展由苗小龙老师等设立的“175”舞蹈奖学基金赞助的“以舞抗议,艺心同行”175杯居家抗疫网络舞蹈作品展演评选活动,从校内外征集舞蹈作品共计近40部,分多个专辑在微信平台转发推送。


三、毅然投身公益志愿服务,争做疫情最美“逆行者”

在响应号召、居家隔离的同时,还有一群可敬的公益志愿者依然迎“疫”而上,他们或是走进社区、或是走上讲台,亦或是置身线上,主动参与防疫抗疫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工作。

我院翁怡副教授于2月23日应亚洲钢琴家协会邀请举办公益讲座,活动收益全部用于购买医疗卫生器械捐赠给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钢琴系副教授谈天佳老师,为疫情后专业口罩可能出现的“空窗期”提前预判,协同相关人士在全球范围采购N95医用专业口罩4000个,其本人认捐了100个,全部捐献给上海各级医院。声乐系副教授邓月丽老师积极参与“上海安徽精英俱乐部”募捐号召,踊跃捐款,捐赠给上海在武汉地区医疗队,支持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英雄们。声乐系殷为杰老师积极参与善款捐赠的对接工作,联系东海公益基金会,向温州捐赠医用手套25万副,协调海外人士向武汉运送医用物资。


学院唐嘉睿等11位本、研学生发扬志愿者精神,勇担当代青年社会责任,在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的同时,积极响应号召,走进社区参与各类志愿者工作,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20小时。


四、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全员育人新格局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阶段,学院坚持“停课不停学,工作不断线”的工作基调和状态,做到党建工作有抓手、思政工作不断线、教学科研出实招、服务保障重实效。

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利用线上平台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开展线上主题党日、组织生活等,研究部署各项学院工作,组织号召学院各党支部和全体师生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为疫情自愿捐款,实现捐款率100%。在学生党员中开展“研究生党员有话说”“本科生党员在行动”等活动,通过微信推送等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学院坚持党员教育不断线,期间时璇、姚红卫等老师积极与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谈心谈话,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有序推进学生思政工作。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特色,积极参与“香樟树下”网络思政工作,组织学生以优秀作品用“艺”战疫,2部作品被“上师大学工在线”转载推送。征集并推送“‘音为有你’——我身边的抗疫英雄”事迹6辑,通过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学生家人的事迹展现,进一步提高思政工作的温度与效度。组织开展“居家学霸”学生居家学习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挖掘学生学不断线、学以致用的事迹,进一步形成全身心投入专业学习的优良学风。深入开展疫情期间大学生爱心学校志愿者服务,依托专业特色优势,在线开设“有爱而博学,音乐伴成长”爱乐线上课堂,累计推送线上课程4辑10课时。积极应对疫情期间毕业班学生就业形势,主动挖掘就业资源,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开展“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线上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关注疫情期间困难学生群体,11名学生获学校临时困难补助。



切实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学院结合艺术学科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特色网络教学模式。集体理论课方面,疫情期间,精品慕课《音乐心理学》课程负责人蒋存梅教授带领团队率先开设校内在线教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在MOOC平台开展新一期课程教学;鼓励教师引入优质课程资源,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融入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为满足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学习需要,将图书馆珍藏的乐谱、文献、音频、视频等外文资料运用于网络课程建设中,真正实现“一课一特色”;发挥每位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出“音乐学院线上学术讲堂”系列辑录,实现研究生的线上专业学习有序进行。技能个别课方面,老师们广开思路、积极创新,形成了诸多优秀经验,比如声乐系郭娉婷副教授“因材施教、弹唱结合”线上教学模式、钢琴系翁怡副教授“一对一”视频钢琴教学模式、钢琴系谈天佳副教授线上教学“云课堂”案例、器乐系王从余副教授“小课堂·大家庭”定期实时视频授课模式、音乐科技系申林副教授居家创作线上指导模式、舞蹈系“参与性教学、体验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一体化”舞蹈教学模式和“以赛促学”网络舞蹈作品展演评选等。第二课堂方面,学院倡导“身心免疫力”双提升,如由殷为杰、黄艺鸥、刘蕴等教师组成的中国诗词音乐创演团队,制作推出“中国经典诗词歌曲赏析”,以古诗词音乐诉说家国情怀;音乐理论系杨婧副教授、声乐系冯诚纯老师推出“音乐守望·共盼春来”——“微光”室内乐团微课,以德奥浪漫室内乐点燃抗疫希望之光;钢琴系朱昊冰副教授策划开展师生“乐”读汇,为学生推荐经典书目读本并组织分享读后感,促进教学“再出发”;钢琴系任怡副教授带领学生开展“停课不停学,情感交流不停歇”的云上团建活动,让学生分享在家如何进行自我提升的心得与体验,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音乐理论系孙红杰教授、舞蹈系黄娟等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展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的指导工作,确保指导的每位学生按时并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科研工作方面,学院坚持科研不断线,通过线上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如由施忠教授领衔,宋小璐副教授、刘洪副教授等教师参与的文教结合“上海之春”项目几经磨合,在全体项目组成员的努力下,方案最终定型申报。


全力落实服务保障工作。学院各条线紧密配合,通力协作。院办公室主任侯婷婷、院工会主席安磊积极统筹全院师生数据的动态收集报送,做好疫情期间的关心慰问、值班安排、教师入校审核等工作;落实师生返校各项准备工作,配备防疫物资1万余元。教务办公室主动应对当前考验,加强学生学籍、排课等工作,探索推进网上教学新举措。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动员,除做好学生的数据统计之外,加强疫情期间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确保工作有延续。国际交流办公室积极与海外合作学校对接,落实赴海外学生的学习生活保障,开通了疫情期间每日流动情况打卡,实时关注学生动态;学院组建疫情期间网络宣传工作组,开展优秀作品、典型事迹等宣传报道。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疫情当下,举国倾力;众志成城,静待春来。音乐学院全体师生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秉持艺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聚焦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同舟共济、风雨兼程,定能取得这场防疫抗疫阻击战的全面胜利,迎来这一个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