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版本鉴赏、探究乐谱细节并进行弹奏、参加大师班、聆听音乐会。。。。。。相信每一位钢琴学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学习体验。但将这些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讲座却实不多见。2012年6月6日上午9:30我院钢琴系主任、外聘专家吴夷教授就进行了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学。
吴夷教授选择WillhelmKempff威廉肯甫夫(1965年DG唱片公司)、Alfred brendel阿尔弗莱德布伦德尔(1974年和1995年Philips唱片公司)、Anton Kuerti(1996年私人录音)录制的三个版本贝多芬奏鸣曲OP110进行比较,并由他本人及其本二学生王晓曦、研二学生唐帆以及青年教师冯佳进行现场演奏与大师班教学。吴夷教授从曲式、复调、和声、句法等音乐本体以及运音、触键、踏板等演奏技术两大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诠释和演绎,为在场的钢琴系师生提供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方法。这种学术和技术并重的学术研讨方式受到好评。(钢琴教研室供稿)
畅游音乐的旋律 感悟音乐的真谛
随笔 美籍钢琴演奏家吴夷钢琴大师班之二
6月6日这个周三的上午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阳光洒落在上师大的校园里,就在这个充满朝气与和谐的校园之中,期盼已久的吴夷教授第二次钢琴大师班在这个校园的小音乐厅盛装启幕,也为这个周三留下了不一样的烙印。
走进贝多芬奏鸣曲作品110是本次大师班的主题。众所周知,作品110是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最能体现贝多芬一生写照的精华之作。“人之常情,当人进入晚年,不免有些悲凉的情思。人生的无奈、愤怒与希望、憧憬并存于此首作品之中。“这就是吴夷老师经多年锤炼、研磨出来的对这首作品的感情基调。在吴夷老师演奏并权威性的讲解中,让我们感同身受。吴老师指尖下贝多芬——无奈的声音让我们感受世间的苍凉;悲凉的声音让人心中不免波起同情的涟漪;愤怒之音响彻长空;希望憧憬之音,是那么的美好与留恋。这些是吴夷老师指尖下传出的天籁之音,充斥着小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聆听大师班对音乐有感悟之人。
在我们看来,与其说是吴夷老师主讲的大师班,倒不如说是一次世界顶级音乐家跨时空、跨国界、跨时代的一次音乐的深刻比较。吴老师不是当年的贝多芬,但能读懂贝多芬,把这首作品110解读的透彻淋漓。当吴老师弹至最后一段,他似乎体会到了当年的贝多芬,此时的心情有些复杂与起伏,难以平静。贝多芬的音乐触动了吴老师,吴老师的演奏感悟到贝多芬,这不就是两个人不同时代的默契,无声的心灵之语在交流吗?这难道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吗?这难道不就是风格的最好把握吗?
大师班结束,我们为之惊叹、震撼。惊叹钢琴家吴夷的技艺,更震撼他的音乐带给人心灵感动、激情与人生向上的无穷动力。
感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领导,感谢吴夷老师,为我们这些渴望知识的上师大的莘莘学子这样感悟音乐真谛的机会,聆听到国际一流演奏家指尖下的音乐。我们这些学生是幸运之人,能触碰到这音乐之中的奥秘,但愿我们能成为有心之人,体会音乐之中的灵性。(马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