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湿润清新的草地上,置身鸟鸣虫叫的花丛中,聆听著名乐团的精彩演奏。 演奏者身着白衬衫、黑西装,演奏着“蓝色多瑙河”等名曲。十一黄金周长假期间,上海热门景点之一的辰山植物园举办温室音乐会,来自我校音乐学院学生冯晓怡、余宏、孙之彬、闵晓等带着小提琴、萨克斯、钢琴等,与上海评弹团、上海民乐团一起,义务献演辰山植物园温室暖棚,为南来北往的游客带来了“温室中的小清新”。这也引起了沪上媒体的报道与关注。10月2日,《青年报》、东方网等纷纷对此进行报道。
在植物园中举办音乐会是件出奇的事,自然有不少游客会关注。乐团演奏曲目都较为艺术,古典乐偏多,如《多瑙河之波圆舞曲》、《小夜曲》等,但是为了协调大众口味,也加入了《黄河颂》、《梁祝》、《花好月圆》等应景歌曲,不少游客听得入迷,还纷纷拍照、录像。当得知有来自阿根廷的游客,同学们还现场演奏了《阿根廷,今夜别为我哭泣》,引发了现场的阵阵喝彩。来自阿根廷的游客劳拉说,这样的演出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公园里也能欣赏交响乐,真是让人充分感受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艺术水准。”
本次参与义务演出的学子们均具有丰富的演出经验,小提琴演奏者冯晓怡担任过万方青年交响乐团的首席乐手,并多次参与过上海之春音乐节、上海世博会音乐会等,表演经验丰富。这次长假她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与同伴们一起来到了辰山植物园,免费为游客提供专业的管弦乐表演。虽然辛苦,但学子们却热情高涨。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小冯告诉我们,他们为了本次演出做了许多前期工作,从放假前便进行了选曲、试装、排练等,但当看到许多游客驻足停留,享受这美妙的音乐时,同学们还是发自肺腑的感到快乐:“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让更多的人共同分享音乐、分享快乐,我们感到快乐而骄傲。”
继2011年我校志愿者参与辰山植物园志愿服务后,今年9月,学校与辰山植物园共建了“上海师范大学辰山植物园社会实践基地”,旨在发挥学校丰厚的学科背景优势,配合辰山植物园打造公众科学传播的重要窗口,同时也以专业特色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我校学子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与机遇,将专业实习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让实践育人成为学子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
附:媒体报道
来源:青年报2012年10月2日05版
标题:上师大乐团黄金周入驻辰山植物园
记者:刘昕璐
本报讯 耳边响起舒缓流畅的《多瑙河之波圆舞曲》、《小夜曲》,四周萦绕的却是世界各国的奇花异草……十一黄金周,游客坐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温室暖棚里湿润清新的草地上,置身鸟鸣虫叫的花丛中,聆听到的是一场额外奉送的精彩演奏。这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万方青年交响乐团的专业乐手们,他们带着萨克斯、小提琴、钢琴等,为南来北往的游客倾情演奏,被游客赞为“温室里的小清新”。
在植物园中举办音乐会是件新鲜事儿,惹得不少游客驻足欣赏。记者了解到,乐团演奏曲目都较为艺术,古典乐偏多,如《多瑙河之波圆舞曲》、《小夜曲》等,为了协调大众口味,也加入了《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这样的通俗曲目。
不少游客纷纷拿出相机,拍照、录像的场景到处可见。一位正带着孩子一起来玩的母亲表示,带孩子来植物园赏花赏草的同时还能让孩子欣赏到一些古典音乐真是非常意外的收获,“提高音乐素养,感觉人一下子也小清新起来。”来自松江的王阿婆也表示听着这样的音乐很开心,很想跳舞,说罢还喝着音乐扭了几个舞姿,样子十分俏皮。
小提琴演奏者冯晓怡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也是上海师大万方青年交响乐团的首席乐手。这次她和同伴们特地放弃休息,来到了辰山植物园为游客们演奏。
“学校成立了辰山植物园社会实践基地,我们主动报名参加,想主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演奏,增加植物园的艺术氛围和提升游客们的艺术品位。”冯晓怡曾多次参加公益演出,如上海之春音乐节、上海世博会音乐会等多次演出。
冯晓怡坦言,看看简单,但是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仍然来不得半点马虎,需要考虑服装、场地、乐器道具、曲谱等等各种问题,一开始的确头疼,但是看到交响乐团入植物园的活动慢慢走向顺畅的轨道时,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还是会油然而生。
冯晓怡表示:“让游客在接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保持心情舒畅,融合音乐的气息和氛围,也让大家都看到新一代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我们真心感到高兴!”
交响乐团入驻植物园的活动给园中满目绿色清新再添一丝别样的风味,黄金周长假的未来几天内,这支义务乐团依然将在植物园的温室内等候爱植物,也爱音乐的你们。 (供稿、摄影:音乐学院、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