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颖老师在杭州大剧院举办“冬之韵”管风琴独奏音乐会

发布日期: 2013-01-15  作者:    浏览次数: 2882 


    2012年11月24日晚,我校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段颖应杭州大剧院和杭州演艺家协会邀请,在杭州大剧院成功举办“冬之韵”管风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得到了音乐学院李聪院长、吴夷系主任等专家大力支持。筹办这场管风琴音乐会并非易事,段颖老师在完成日常钢琴教学和演出以及担当中美3+1+1项目工作之余,利用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安排场地反复练习,钻研高难度手脚协调技巧。对管风琴音乐执着与热爱的信念支撑着段颖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勇攀高峰。

    在音乐会中,段颖老师分别演奏了十余首不同年代、不同演奏风格、不同形式的管风琴曲目。如著名的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浪漫派时期的塞扎尔.弗朗克《管风琴第一幻想曲》、管风琴改编曲圣桑《动物狂欢节选段》以及中国曲目《牧童短笛》等曲目。段颖老师以精湛的技艺充分展示“乐器之王”管风琴宽广音域、优美音色,盛大辉煌的气势,通过专业的音栓设置,充分运用了管风琴上每一个发音管,在特定的主题下以及音乐时代背景的转化中尽可能的发掘出音阶和声功能与听觉效果。围绕着中心功能音将音符按逻辑的和声对位关系精准处理,将明亮的高频,厚重的低频彼此交织、融合,再现传统的赋格与和声精髓。使大家聆听到了管风琴不同时期音色特征及曲子中不同个性的变化,不同旋律同时响起的美妙;还可以看到演奏者手脚并用演奏的效果,这是其他乐器无法企及的。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和声音的震撼性征服每一位现场观众。

    虽然管风琴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乐器,但在我国还尚属新鲜事物,管风琴是历史中构造最复杂,体积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乐器,一般都直接依附在教堂或歌剧院的建筑结构之上。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管风琴从公元前3世纪起源至今,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伴随着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进程。由于音量宏大,音色饱满多变,管风琴尤其适合在庄严的气氛中演奏严肃神圣的宗教音乐。文艺复兴期以后,管风琴在欧洲乐器中占有统治地位,被誉为“乐器之王”,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众多伟大的音乐家都为管风琴谱写了大量作品。

    段颖老师1998年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布赫曼-梅塔音乐学院(原鲁宾斯坦音乐学院)Israel Tel- Aviv University Buchman-Zubin Academy of music (Rubin academy of music) 继续深造,主修钢琴和管风琴双专业,是第一位钢琴管风琴双专业的留学生,师从钢琴系主任Alxander Volkov教授,管风琴教授Alexander Gorin,多次在以色列举行钢琴、管风琴音乐会。自归国入校以来段颖老师继续不断地学习和研究管风琴的演奏:2005年5月在鼓浪屿管风琴博物馆成功举办三场管风琴独奏音乐会;2006年7月应邀参加意大利管风琴音乐学院举办的夏季管风琴音乐大师班(Italy Trento Smarano Organ & Clavirchord Academy Summer program);2008年5月24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与上海少儿广播合唱团举办“让世界充满爱抗震救灾合唱管风琴专场音乐会”;分别在2010年2月12日2011年2月1日应凤凰卫视、国家大剧院邀请赴北京参加“龙凤呈祥——全球华人新春音乐会”与中国国家家交响乐团,指挥家陈佐湟,李心草合作演出;2011年段颖老师发表论文《管风琴的早期历史与工作原理简述》,是国内首部介绍有关管风琴的学术性论文。

    严谨、理性的演奏和诠释音乐缘于对艺术完美的孜孜追求,段颖老师的演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她将再次受邀参加“2013年凤凰卫视全球华人新年音乐盛典”,奏响国家大剧院亚洲最大的管风琴,与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共同迎接蛇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