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日,由苏州博物馆主办的教育活动音乐欣赏系列——【听得见的历史】总第17期《古典与流行的交响》——时璇、汤文述手风琴演奏会在苏州博物馆报告厅成功举办。
时璇、汤文述均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2级手风琴专业硕士研究生。正如演奏会名称所提,我院两位手风琴专业学生为苏州的观众们献上了古典与流行相交融的一场精彩的手风琴演奏会。流行手风琴演奏者时璇,为演奏会奏响了第一个音符,这清逸空灵的音符引领听众步入了《Je suis malade》的曲境中,音乐也随着演奏者的气息流动、风箱闭合,仿佛向众人诉说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后,两首技术难度极高、乐曲表现力极强的乐曲《Casse Guele》 、《After you have gone》则展现出演奏者丰富的手风琴技术,大量的手指波跑动、连续的柱式和弦、起伏的乐曲旋律以及明快有力的节奏都让在场的观众们看到了手风琴赋予演奏者的魅力以及演奏者驾驭手风琴的能力!
与流行手风琴交相辉映的是,汤文述对于古典手风琴的演绎。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乐曲结构的严密性、高度的逻辑性、内在的哲理性,都极大的提高了乐曲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增加了演奏者的演奏难度,但汤文述通过自身良好的艺术领悟力将“前奏曲”的庄重圣洁与“赋格”的诙谐有力表现的淋漓尽致。而除了对巴洛克时期作品的演绎外,汤文述对于当代俄罗斯具有标志性人物的作曲家列普尼科夫、别林斯基、谢苗诺夫的作品也给予了很好的诠释。演奏者极为清晰的手指跑动性以及极为震撼的乐曲爆发力都给在场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次受邀异地成功举办演奏会,不仅增加了学生音乐会的实践经验,也充分体现出我院手风琴专业学生过硬的专业水平,更是对我院手风琴专业坚持“古典与流行结合、自由低音与传统低音并存”的教学原则,并以手风琴艺术多元化发展为指导理念的肯定。
现场观众反应热烈,更有一观众现场赋诗二首赠与二位演员:
赠时璇:古典庄严塑形象 现代流派多变奏 一袭春装奏名曲 画意诗情乐中留
赠汤文述:回旋曲中音符游 指法灵动造奔流 惊涛拍岸浪花涌 一蒿撑去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