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系举办应萼定坊教授编舞工作坊

发布日期: 2013-11-28  作者:    浏览次数: 583 


    11月25、26日下午,中国著名舞蹈编导、原澳门演艺学院舞蹈学校艺术指导、舞蹈系客席教授应萼定先生为我系师生连续做了两场别开生面的讲学。地点选在教苑楼201舞蹈教室,使得师生得到很好的互动。

    首先,应老师为大家透彻的解读了舞蹈概念,它区别于音乐、美术、电影、文学等,是以身体为载体的特殊艺术;舞蹈的艺术语言又分为显性和非显性动作。紧接着谈了舞蹈艺术语言是怎么发生的、怎样传达的、观众又是怎样接受的,并举例阐明。应老师讲到:“现代舞是舞蹈观念上全新的革命!它是把肢体回归到自己本身,回归到生命的本质,而后由生命的冲动放射出的肢体动作。”短短两句道出了舞蹈的精髓,让同学们茅塞顿开。

    对这些问题有了较清晰地认识之后,应老师给大家讲了两种开发动作的方法:一是关节运动;一是八大力效。黑板上形象的小人给学生以启示,任意选择一个关节一种力效做简单的尝试,无需多虑身体便在老师的指引下自如的动了起来,把自己的身体充分调动且做到极限,就可能产生自己独特的东西。就这样由动机发展到动作又可以发展到组合再往下亦可发展成小品甚至舞剧。以前编舞是一个个漂亮的姿态,其实舞蹈是一组组动作流。应老师告诉我们:“舞蹈是表现生命的,靠肌肉的运动形成关节的动律,由肌肉质感产生律动。而后它就不再是简单的关节语言,牵线木偶了。”我们都豁然开朗!

    这次活动同学们兴致很高,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细细体味自己的身体,作为大二的金秋同学感慨到:编导课是我们二年级新开的一门课程,应老师这次的演讲如同及时雨一般解决了我们许多在编舞上的疑惑。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舞蹈动机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的核心是规定和影响着作品的基调,是舞蹈作品所铺设的第一层底色,并在很大程度上规定和制约舞蹈作品发展的走向。舞蹈动机作为动作合理的存在体自身应具备可塑性可发展性。利用关节的力效发展延伸、模进、分裂、反向、解构、变奏、重复可以使一个简单的动机变成许许多多不同的动作,再与时间、空间、力度三大元素相结合,打破原有的自身动作,创编出新的东西。这样所创造出的舞蹈才能够表现出生命的领悟,才能引起共鸣。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应萼定老师所教授给我们的这些编舞方法,相信是能够受益终身的,让人感受到以往人绞尽脑汁的编导课竟然可以像游戏一样轻松。让大家提高了对编创的兴趣。只要勇于去尝试,勇于创新就可以,相信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上我们会更上一层楼。(白碧珏、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