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上海陶行知研究协会、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山海工学团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行知杯全国学生“我的梦•中国梦”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陶行知的第二故乡上海宝山行知小学举行。我院2012级舞蹈班学生张思逸的文章从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955篇征文中胜出,荣获一等奖,当天她代表大学生组发表演讲。此外,我院2012级舞蹈班干旭波的文章荣获优胜奖。我院根据校团委的统一要求,广泛发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了征文活动。大家一致表示,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高尚人格,共筑未来中国梦。(朱淼)
我的梦•中国梦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2012级 张思逸
何为中国梦,何为我的梦,我的中国梦在哪?我们深思,我们探求——梦,是对理想追求的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梦,勉励鞭策我们,让我们时刻谨记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陶先生说过“教育为立国之命脉,吾人既已三复言之矣。”早在上世纪初,他就毅然从海外回来,为实现自己的“教育救国梦”奋斗了一生。在他的无私奉献与努力带领下,中国的教育有了飞跃式的革新。教师就是陶行知先生神圣崇高的职业梦,他对事业理想的奋斗与追求使教育得到解放,从而朝“少年智而国智”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让我们为此自豪,让我们为此幸福。陶行知先生始终秉承着四种优良传统精神:一是无私奉献精神,二是艰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四是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这就是陶行知精神!而我们上师大校训“厚德、博学、求是、笃行”,正是和陶行知精神息息相通的。每个师大人,都要将校训镌刻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每个师大人,都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奉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在学习中创新,在奋斗中前行,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切!
中国梦有大有小,而每一个梦都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寄托。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身上肩负着不止是父母寄予我们的希望,更是背负着社会、民族给我们的那一份责任与义务。身为师大的一名学生,将来绝大多数会成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当务之急就是学做人,学做事。我们要像一面面永远伫立不动的旗帜一样,始终象征着正义的积极向上的一面,让自身有能力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
作为师范类的舞蹈学生,作为师大为数不多的艺术生,我更明白艰苦奋斗中的酸甜苦辣,我比普通生多一次高考经历,在普通生正准备过年放寒假时,我却在外奔波考试,有失败有气馁,有汗水有泪水,但凭着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坚持下来,最终来到了师大,这就是我的梦想!虽然没有那么伟大那么轰动,但信念始终都存在,使我牢记自己的使命。上师大不属于“985”、“211”工程学校,但上师大带给我无与伦比的欢乐和天天向上的进步。上师大浓烈的学习气氛熏陶着我,上师大敬业的专业老师引导着我。上海师范大学吸引我的就是师范,师范意味着以后我们将从事老师这一职业。大学的学习生活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人格魅力的提升,思想情操的提高。要实现梦想,必定是学术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共同进步。这正是上师大的魅力所在。上师大,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我希望我能在师大校园中崭露出属于自己的风采,我梦想我能够成为一名舞蹈教师。在此还是需要借用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来激励自己,不能浪费时光,不能止步不前,我和我的同学们一定会传承陶行知的精神,一定会践行上师大的校训,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民族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教师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