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新中中学联合组建艺术教育工作室

发布日期: 2014-03-07  作者:    浏览次数: 784 


    2014年3月6日,“彰显特质的课堂 润育无痕的教学——上海市高中《艺术》(三/二)培训既张荫尧艺术教育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举行。上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李聪、新中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陈聆洁、上海市艺术教材主编陈学娅、高三教材主要撰稿人李新华,以及上海市各区县中学艺术教研员、教师代表约200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张荫尧艺术教育工作室” 揭牌仪式,由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部副主任李嘉栋副教授主持。工作室领衔人张荫尧教授历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在艺术教育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他也是上海市中学艺术学科建设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并亲历了课程规划、课标建设、学科发展的各个时期。“张荫尧艺术教育工作室”是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上师大音乐学院与新中高级中学合作组建,旨在促进上海基础艺术教育与高校艺术教师教育的互动与共赢。

    张荫尧教授表示:“工作室要研究和解决绝当下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中最棘手的学术问题,并要努力引领艺术学科发展、推动教学研究、支持教师专业成长。”上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李聪和上海新中高级中学陈聆洁分别在活动中讲话,都表示该工作室是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一种新尝试,也是一种机制创新,力求服务于上海的艺术教育、并建设大中小衔接的艺术教师教育体系,为上海艺术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作为工作室建立的主要倡议者之一,上海市艺术教研员钱熹瑗老师对工作室表达了大力支持,从上海中学艺术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提出了想法,并转达了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对工作室的祝贺与期望。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上海市高中《艺术》(三/二)教材培训,这也是本阶段高中艺术教材系列培训的最后一场。培训中,新中高级中学沈乐老师和上海大学附属中学陈明老师分别以高三(二)艺术教材为蓝本执教了公开课: “无名的大师 敦煌壁画艺术”和“广告艺术的无限创意”。前者将壁画艺术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剖析引起了学生对更广泛领域经典艺术传承的思考;后者以充满趣味的广告作品点燃学生艺术热情,深度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意潜能。两节课为高三艺术课如何教、如何学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并引起了与会教师们的深入思考和自身实践高三的愿望。张荫尧教授在教学点评中认为:进行中学艺术教学设计时可尝试“倒逼”的办法,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来凸显艺术课堂的特质;要强调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凸显人文关怀,但也要避免肤浅化和碎片化。

    上海市高中《艺术》教材编写组全程参与了培训。教材撰稿人陈聆洁老师和李新华老师代表教材组进行了《艺术》高三(二)教材分析。陈学娅主编整体介绍了本套教材的编写理念、修订状况和发展愿景,并引用习近平等党和国家等领导人的讲话鼓励广大艺术教师继续努力,鼓励中学艺术学科继续发展。

    最后上海市中学艺术教研员钱熹瑗老师从高三艺术课程教学的具体问题上简单阐述了自身的看法,引领和启发与会的教师们能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并对整个系列培训进行了综述和总结,表达了对上海市高中艺术教材组、新中高级中学、上师大等单位和对广大中学艺术教研员、教师、教材编写者们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