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为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海外学生举行网络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 2014-04-29  作者:    浏览次数: 603 


    2014年4月23日下午,音乐学院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俄2+3”与“中美3+2”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本科学位论文答辩,运用网络数字技术和先进的通讯设备实现了上海与美国洛杉矶以及上海与俄罗斯彼得罗扎沃茨克的远程网络答辩。此次论文答辩委员会由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办主任冯季清教授(答辩主席)、钢琴系主任吴夷教授、声乐系主任周进华教授以及院长助理明虹副教授组成,参加答辩的是2014届中俄、中美联合培养项目的11名学生。信息技术人员和教学秘书全程录像和文字记录,确保了答辩工作的顺利完成。

    整场网络答辩会历时2个半小时,严格按照答辩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学生简要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之后,答辩委员会专家从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写作规范、创新性成果及学术水平等多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就该论题提出问题和建议;最后,学生就专家所提的问题做了较为清晰合理的回答。

    音乐学院至今已有近50多名学生前往俄罗斯和美国留学深造;这些合作项目除了能够使学生前往国外知名院校进行专业领域的深造,而且能让同学在5年的时间里获得本科学位(我校颁发)和硕士学位(国外院校颁发)。为了使在国外留学的学子也能如期与国内的同学一起拿到本科学位和毕业证书,音乐学院特别为他们设计了多样化的本科论文答辩形式。2013年,派出答辩专家组专程赴俄为在俄学习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论文答辩,今年,又采取了使用先进网络多媒体设备,实施跨国的远程网络论文答辩形式。

    经过充分的准备工作,4月23日音乐学院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网络论文答辩如期举行。视频的那一边,留学生们欢呼雀跃,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论文答辩,同时也饱含着学院领导、老师对他们的殷切关怀;视频的这一边,音乐学院的教授们也同样振奋,纷纷感叹学生们短期内所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此次远程网络答辩也是音乐学院教学工作步入数字化时代的标志之一,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全方位的联合培养模式,为今后的国际化合作办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音乐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