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国际联盟合唱团和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成功举办的《莫扎特c小调弥撒》专场音乐会的落幕。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又迎来了“莫扎特合唱音乐周”大师班系列主题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来自于美国休斯顿大学指挥系主任查尔斯-豪斯曼博士(Charles Hausmann)和担任《莫扎特c小调弥撒》音乐会的第一女高音来自美国的何-凯丽(Kerry Holahan)女士和同样来自美国丹佛大学的指挥系主任凯瑟琳-赛勒教授。
此次大师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合唱与指挥大师班和声乐大师班,累计时长达20个小时。
6月5日下午,查尔斯-豪斯曼博士以祥和而谦逊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们顿时缓解了紧张气氛。他的指挥风格既大气又细腻,并着重指出在指挥歌唱或演奏时应根据音乐的起伏调节好身体方向的重要性,还亲自上台示范,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在练习中感悟乐曲的精髓。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作为一名指挥在训练排练时的重要性。
6月6日上午,何-凯丽主讲了“和大师一起唱”为主题的声乐大师班。她非常强调在演唱中对气息的运用,同时较重视在歌唱时对角色的把握和声音色彩变化与角色在舞台的站位姿态。何凯丽因人而异,对其中六位声乐专业学生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并亲自做示范,让演唱的同学们感受犹如母亲般的真切。
6月12日上午,美国丹佛大学指挥系主任凯瑟琳-赛勒(Catherine Sailor)用不一样的形式把美国的合唱音乐传递给大家。凯瑟琳为大家带来了黑人灵歌和基督教福音歌曲。她的独到内容让同学们学到了平时无法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她用乐谱结合音频的方式,动员大家现场识谱演唱,并加上肢体语言。丰富的节奏和复杂的多声部曲调,让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国黑人音乐的灵魂。下午是最后一场合唱指挥大师班,行知合唱团的全体团员专门为凯瑟琳-赛勒教授献唱了中国歌曲《咚咚喹》和印度尼西亚民歌《Janger》,音乐学院王瑾副教授亲自上台指挥献演,并为参加全程大师班的老师们颁发了结业证书,鼓励大家要为合唱事业的发展而继续努力。全场师生反响强烈,热烈的掌声以表明对凯瑟琳-赛勒和王瑾老师无可取代的迷人魅力的赞赏。
本次“莫扎特合唱作品音乐周”大师班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促进了中美之间的合唱文化交流。这是一次兼具专业指导和艺术享受的音乐周。大师们通过积极的互动,把他们自然流露的音乐、想象力、以及光辉灿烂的合唱指挥技巧留给了大家。这留下的不仅仅是音乐专业知识,还有那热衷的心灵和对那些大师们的感情!(贺秋雁 蒋悦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