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第七届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作为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主体演出之一,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两场演出。我校音乐学院舞蹈系李彬副教授编创的舞蹈作品《青春下的红油伞》入围现场展演。此次展演包括四十多个不同舞种领域的作品齐聚亮相,展现了当代青年舞蹈家们的创作特色与新作新思考。


演出前期,音乐学院领导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全力做好参演学生的保障工作,确保了专业舞蹈展演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排练过程中,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高娟敏教授亲自指导,强调舞台表演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作为作品编导的李彬副教授对学生们的舞蹈动作及舞台表现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启发学生们在舞台上如何更好地进行舞蹈技术和情感的表达,使大家迅速进入状态、代入角色;全体学生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个舞姿、每一个气口及每一次队形的变化进行精雕细刻,在有限的排练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排练效果。



李彬副教授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公派艺术类访问学者,曾主持和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并在历届“桃李杯”“荷花杯”“全国舞蹈比赛”“央视舞蹈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级舞蹈大赛中屡获表演和创作奖项。群舞《青春下的红油伞》将民族民间舞的素材揉碎、重组,呈现出当代青年人的生命情态。作品中表现了一群充满朝气,青春向上的新江南女孩,她们手持“红油伞”,舞出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与时代旋律,她们时而将“红油伞”轻放肩头眺望远方,传递着希望与勇气;她们时而 将“红油伞”高高举起仰望星空,以跳跃的律动表达着青春追梦的澎湃激情;




音乐学院舞蹈学(师范)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历来注重培养“德艺兼备”的人才,通过课程思政与红色剧目创演,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通过构建表演、教学以及创作等多维的舞蹈实践平台,培养学生舞蹈核心素质能力,积极探寻舞蹈教育教学新途径,全面提升舞蹈师资人才的实践能力。(供稿:舞蹈系 摄影: 祖忠人、沈建中、姜治安、吴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