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幽幽博士受邀来我院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和大师班

发布日期: 2021-12-02  作者:    浏览次数: 651 


11月23日,著名钢琴家,张幽幽博士受邀来我院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和大师班,讲座吸引了我院钢琴系众多教师和本、硕学生前来参加。

本场讲座由钢琴系主任俞鹰副教授主持,俞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张幽幽博士的学习经历,2005年,张幽幽以“柯蒂斯最杰出的优秀学生” 荣誉称号毕业,井取得了钢琴演奏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世界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就读硕士学位,师从钢琴系主任Yoheved Kaplinsky。2012年考入“德克萨斯基督大学”(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Doctor of Musical Arts ),师从 Tamas Ungar, John Owings及 Jose Feghali。在读期间,曾获得了协奏曲比赛第一名,并公演了“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201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张幽幽具有极大的曲目量,包括独奏、协奏及室内乐;许多国家都留下她巡演的足迹,包括意大利、德国、瑞士、以色列、日本、美国等。

伴着寒冬的暖阳,张幽幽博士以精湛的演奏技术和精准的风格把握,在我院小音乐厅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她共演奏了三首作品,第一首作品是巴赫的“帕蒂塔”第三首BWV827;第二首作品是拉赫马尼诺夫根据“科雷利”主题而作的变奏曲,作品42号;第三首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塔,作品11。这三首作品都极具分量,张幽幽博士的演绎精彩绝伦,给在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下,舒伯特即兴曲D 899(Opus90)No.3美妙的琴音在张博士指尖轻轻流淌,张博士将该曲做为返场曲与在座的所有师生们分享。音乐会后俞老师总结到,我们在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也要思考我们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这样静下心来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独奏音乐会后,经过短暂的休息和调整,张幽幽博士立刻以饱满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投入到大师班的教学当中。参加此次大师班的共有两位键盘表演专业的研究生和一位本科生。

第一位上场的是2020级键盘表演专业的研究生王嘉琪,她演奏的是《格里格e小调奏鸣曲op.7》第一乐章。张幽幽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演奏的完整性,对于学生模仿借鉴音频中大师的演奏风格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指出演奏应在尊重作曲家原始创作意图的基础上更多的加上自己的想法,不能过多依赖与复制。张老师从作品的风格特征入手,对作品的旋律线条,力度对比,情绪变化做了详尽的解读,她提出这首作品体现了浓郁的北欧风情,在演奏该曲时,应充分注意旋律线条的走向,演奏时应当赋予一些想象力呈现出音乐的画面感,演奏出雾气笼罩下梦幻般的北欧森林所特有的孤独和神秘感。

第二位上场的是2021级的本科生陈席畅,她演奏的是贝多芬奏鸣曲《热情》第三乐章。张幽幽老师从古典时期钢琴音乐的共性特点和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声音特点出发,对于作品的节奏把控、力度布局、主题动机呈现及踏板的合理运用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解读。张幽幽老师还指出音乐情绪地传递应基于正确的作品风格,肢体语言不能影响到作品的演奏。

第三位上场的是2021级键盘表演专业的研究生董静雨,她演奏的是《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4》。张幽幽老师首先指出李斯特的作品毋庸置疑是很有难度的,此位同学可以完整演绎出来实属不易。张老师指出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具有浓厚的吉普赛民族风情,适度的奔放与张力能更好的诠释作品。同时还分享了练习八度的技巧,弹奏八度时应肩膀放松,手腕主动转换,手指在琴键上不需要移动过多的位置,这样演奏八度才会相对轻松并且产生更加饱满和具有冲击力的声音。

本次大师班中,张幽幽老师对三位来参加大师班的同学都表示了很大的肯定,对于三位同学都提出了演奏要放松的问题,张老师强调在演奏中,一定要学会随时放松自己的身心、调整好呼吸,因为身心的紧张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演奏效果。演奏者弹奏出的声音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小的空间,而是应将声音传到更远的空间,因此学会如何在演奏中放松尤为重要,这需要演奏者的长期磨练。在演奏之前,需要做好功课,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演奏应忠于乐谱文本和作品本身的风格。最后,钢琴系主任俞鹰老师总结了本场大师班并感谢张幽幽博士带领大家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感悟生命的美好和真谛。

张幽幽博士钢琴独奏音乐会暨大师班在老师、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本场活动让前来参加的师生们都受益匪浅,钢琴系的教师们上台与张幽幽老师交流感想并合影留念,本场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