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东部音乐厅举办了第七届“Solexa杯”上海师范大学长笛比赛暨“长笛&钢琴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的长笛系列活动。下午两点,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展开激烈的角逐。来自台湾的长笛选手,现就读于上海交响乐团乐队学院的黄芳俞获得第一名,并获得两千元人民币奖金!上海师范大学的杨一妍,付琼分获二,三名。本次比赛的评委:武汉音乐学院严玲老师,上海爱乐乐团首席长笛周诗楠,台湾台东大学黄善圣老师,现场为获奖选手进行了精辟细致的点评并随后进行大师班授课。到场的老师同学们得以聆听不同长笛演奏家从各自钻研的领域出发所带来的独到见解,均感受益匪浅!另特别感谢美国Solexa 负责人李秋明先生七年来对该赛事的大力支持!
晚上7点,本次赛事的主要策划人、长笛演奏家王琪副教授邀请美国Temple大学博士、钢琴家张奕明先生共同在上海师范大学东部音乐厅为听众带来一场优美典雅、奇幻灵动的“长笛与钢琴室内乐作品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独具匠心,一共四部作品,风格各异:稳重洗练的巴赫《e小调奏鸣曲》是慢快慢快的教堂奏鸣曲曲式。整部作品充满各种对位手法,巴洛克式的精致图案在长笛与钢琴的轻响对比、模进变形中衍生交织构建了繁复立体的音乐建筑。在钢琴稳重厚实的复调织体上方,流淌着长笛婉转空灵的旋律线条;戏剧性冲突强烈的赖内克奏鸣曲《水女神》,长笛与钢琴分别担当的“水女神”、“骑士”动机在不同情节中的变形及两个动机的交流活灵活现地将角色性格及故事情节呈现给听众;充满黑人灵歌、印第安音乐特质的德沃夏克《小奏鸣曲》,曲中洋溢着亲情爱意以及思乡之情,《自新大陆》的悠远绵长及交响特质似乎在本部作品中长笛与钢琴的张驰配合下也可略窥一二;曲风清新的赵元任的《无词歌》,乐曲短小精炼,每段的句首都似乎以婉约的中国民歌小调由长笛徐徐吹奏,钢琴的进入带来西方的和声与织体结构,构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整部作品韵致天然。
这些作品中长笛与钢琴的比重较为平衡,构成了长笛与钢琴的二重奏,王琪副教授吐音技巧高超,音色悠扬婉转,空灵悦耳,对作品风格的把控精准。张奕明博士的钢琴演奏触键变化丰富,极好地把握住作品的节奏与情绪。两位大师对于钢琴和长笛间音色、音区、音量的对比与配合拿捏地恰到好处,使听众忘记了长笛的吹奏,钢琴的弹奏,耳中只萦绕着音乐本身,似乎音乐就是这样自然生长出来的。这种对整体与细微处精妙地合作,可以说两位演奏家对室内乐精髓“深得其味”。
在听众持久热烈的掌声中两位演奏家返场演奏了福雷的《幻想曲》,法式的纤细精巧令人沉醉。最后王琪副教授以他最爱的一首《萨拉班德》(选自巴赫的《帕蒂塔》)结束本次演出,时而清越时而幽暗的笛声编织出巴洛克时期的明暗光影,余音袅袅。
本次长笛系列活动包括全国范围内的长笛比赛、长笛大师班以及长笛与钢琴室内乐演出,兼具比赛性、学习性及观赏性。本届比赛涉及曲目范围广泛,选手的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对于本校长笛专业的学生具有极好地鼓励、鞭策意义。完美收官本次活动的长笛&钢琴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使听众领略两位演奏家的高超技艺与深厚的音乐内涵之余,使得听众对室内乐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可以说,本次活动增进了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长笛专业与全国长笛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同时深化了器乐演奏专业对于器乐合作、室内乐演奏的认识,相信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长笛专业将在艺术探索之路上稳步前进,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