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咏叹”花腔女高音李敏独唱音乐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16-11-21  作者:    浏览次数: 1222 


    2016年11月20日19:30“爱的咏叹”李敏独唱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当晚音乐厅里座无虚席。到场观众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有原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先生携夫人、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领导、有著名旅美男高音歌唱家刘捷先生、著名声乐教育家徐朗教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领导和声乐系的教师们,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音乐爱好者,他们对音乐会充满了期待。

    李敏老师现在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一名青年声乐教师,她不仅在教学上追求尽善尽美,对学生严要求高标准,学生屡次在国内声乐比赛中获奖,在自身的演唱上也力求完美,在声乐演唱技术的研究方面颇有成就。  

    此次音乐会可以说是整容强大,嘉宾男高音歌唱家郑斌老师是文化部金钟奖金奖得主,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得主等等,他的演唱水平极高,他的助演奖音乐会的品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艺术指导是我校青年钢琴家佘世晨老师,他的琴声时而悠扬婉转细腻倾心、时而激情洋溢震颤心灵,为音乐会给足了力量。

    这场音乐会是一场展现李敏老师教、演并进的音乐会,整场音乐会的风格多变,以古今中外不同的“爱”为切入点,演绎了时空穿越下不同人物对“爱”的情怀,这里有中国古典的男女爱情《关雎》,古风古韵让人心怡神往,李敏老师通过美声结合古典诗韵的唱法演绎这首作品,低音大笛的演奏由著名笛子演奏家刘扬老师担任,他的演奏为整首作品的意境增添遐想,笛声清幽深远、婉转悠扬,使观众有一种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的感觉。第二首《五年前,你说你爱我》用非常直白、生活化的语言体现现代人的爱情,在现实面前爱情的脆弱与不堪一击,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李敏的演唱震颤心灵,给观众留下很多思考和回味。

    接下来是郑斌老师一首《那就是我》唱出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也体现了音乐会的主题“爱”一种对祖国的爱,对故乡的爱,那是一种大爱。

    上半场剩下三首作品都是国外最经典的歌剧中的经典选段,可以说是难度高,又富有戏剧张力的咏叹调。《亲切的名字》这段咏叹调是吉尔达在教堂见过年轻的公爵后一见钟情、难以忘怀时演唱的,一直陷于深深的爱恋中的她魂牵梦萦,被甜蜜的爱情所笼罩,李敏老师在开始部分的旋律非常优美朴实,表达了吉尔达纯洁美好的心灵。咏叹调最后部分的花腔,充分发挥了花腔女高音的歌唱技巧,表现的是少女爱的愉悦和欣喜。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在掌声中我们又迎来了郑斌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冰凉的小手》这首咏叹调选自《艺术家的生涯》。而这段咏叹调是剧中男女主角初次相遇,男主角对心上人爱慕之情的倾心表达。郑斌老师用美声男高音完美的诠释了这首作品。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压轴曲目由李敏老师为大家带来。《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第三幕《香烛已燃起》露契亚与阿瑟·巴克洛结婚之夜,露琪亚精神崩溃,用剑杀死了她的丈夫巴克洛。众人进门一看,面孔象死人一样苍白的露琪亚身穿白色睡衣,披头散发,手握利刃微笑着问:“我的丈夫在哪里”。李敏老师在将近20分钟的演唱中向给大家“精灵般的咏叹调,三分象是鬼魅”的感受。如果在静夜里关上灯,听如丝般的歌声在屋里盘绕,特别是最后的高音扶摇直上,会感到身体与空气仿佛已经脱离,一切的情绪都远远地躲开。优美的音质足以打动每个人的心灵。听到高潮处,竟恍若觉得,世界上最美妙的乐器莫过于人的声音,它可以疗你那忧郁而又悲哀的心,可以让你感受到那从未有过的听觉冲击。 

    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上半场的表演。

    下半场第一首就是耳熟能详的哈萨克民歌《玛依拉变奏曲》有个别观众在台下轻轻哼唱。可见音乐是最能让人产生心理共鸣的东西。

    下面一首是由李敏老师和郑斌老师一同为大家带来《敖包相会》。《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而成。这首歌流传甚广因该歌词情真意切旋律朗朗上口,传唱多年,音乐会到此也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朗朗上口的旋律引得全场掌声雷动。紧接着郑斌老师为大家带来《两地曲》。

    最让大家期待的芭蕾与美声艺术的结合《母亲教我的歌》融入淡淡哀愁的旋律,将德沃夏克那种斯拉夫人的伤感情怀毫无保留的倾泻出来,任凭你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找回那种叫人喜极而泣的“弦海”特质,并在心中激起最大的共鸣。曲调朴实无华,亲切动人,在简练的音乐语言中充满了怀念的愁思,感人肺腑。表现出母亲心灵的颤动。这首作品由李敏老师和她的先生上海芭蕾舞团主要演员李洋老师一同为我们演绎。芭蕾,身体的灵动。美声,声音的纯净。让全场观众起立叫好。

    短暂的退场李敏老师紧接着为大家带来莫扎特魔笛的咏叹调《复仇的痛苦》一波又一波的花腔让现场的观众达到了最极致的视听盛宴! 

    《军中女郎》歌剧《多么快乐的一天》由郑斌老师再次为大家演唱。在一分半钟之内连唱9个高音!全场观众起立叫好!

    压轴的两首选自茶花女的《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和《饮酒歌》。《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李敏老师用高超的技巧和真实的演技把现场气氛带到了最高潮。在观众热烈的喝彩和掌声中,李敏老师再次回到舞台谢幕,为大家带来一首由佘世晨老师改编的《送别》,爵士的风格立马将观众和台上的距离拉近,大家一起拍打节奏,一起哼唱,音乐会结束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李敏老师宛如银铃般的歌声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让人沉醉。

    “爱的咏叹”在爱里圆满的结束了精彩的音乐会!感谢李敏老师为我们诠释着完美的音乐盛宴,让我们在爱的音乐里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