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音乐学院钢琴系举办了线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政治理论学习暨教研会。

2022的春天,上海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异常严峻。为响应防疫要求,教师们居家远程通过网络给学生们授课。钢琴课做为技能型课程网络授课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网络的卡顿不畅、钢琴音色的失真、弹奏音效的延时、音画的不同步、乐谱版本的不统一等等……专业课还时不时会被“下楼做核酸!”给无情地一切为二,这个春学期有点无奈有点“不一样”。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给了大家坚定的力量、必胜的信心!
音乐学院院长施忠教授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坚决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坚持必胜信心!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戮力同心积极抗疫,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为高校教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更要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到“严爱相济、润及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我们教师应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当好示范者,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积极传播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形成强大合力。他提出在教学工作中,应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课程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重视并积极做好课程思政,用心教导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
钢琴系主任俞鹰副教授首先感谢各位教师在疫情期间认真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工作、本科期中考试、研究生招生复试考试、以及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等重要工作。在线上教学期间,老师们对教学一如既往高要求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关怀备至的浓浓师生情,以及许多党员老师们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的精神风貌形成了音乐学院“大上海保卫战”大家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俞老师在回顾本学期的教学经历时,感到非常的充实。利用互联网线上教学与学习,对学校、家长、学生乃至整个教育界,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考验。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师们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线上学习这种新奇的学习方式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其次,线上教学使教师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进一步强化。区别于传统的学校教学,线上教学最考验的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到有效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准确把握学生在家学习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及时的答疑解惑。专业小课利用腾讯会议为学生讲授,在线收集解决同学们的疑问,为了能够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俞鹰老师常常将作业讲解录制成视频发给学生,尽量把知识点讲得够细够透彻,重要的知识点反复提示,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视力,避免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尽量控制教学时长,让学生能够做到劳逸结合。俞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疫情期间,钢琴系副系主任谈天佳副教授始终抱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的坚定信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活动,开启线上教学“云课堂”,实现师生互动交流“零距离”。 采用可以实时编辑乐谱、支持多图片上传的视频交互软件并结合课后批阅学生笔记的方式,以此查缺补漏,检验学生的上课成果,及时校正学生的技术难点,观察其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然后因材施教。谈老师每周用腾讯视频给自己的本研学生开一次视频会议,客观的分析点评每位学生的训练情况。除讲评专业课的情况以外还布置学生们阅读指定文献书籍,用团队的力量帮助督促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点燃学习内驱力,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疫情中,谈天佳老师所教的一名学生在被告知为密接需要隔离前,谈老师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学习进度正常进行,特意将自己家的“手卷钢琴”闪送到学生手中,让这位学生带到隔离酒店。在酒店隔离期间,这位学生仍坚持练琴、准时上课,并认真的完成专业小课的课堂笔记。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抵挡不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抵挡不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热爱的追求!
钢琴系副教授任怡老师在封控期间,牢记立德树人的职业准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保证线上课堂教学质量动了很多脑筋。在她看来,每个学生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如何让不同学生都能在线上课堂中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隔着屏幕如何能帮助学生提高钢琴演奏能力,是线上教学最大的难题。她采用了教师笔记和学生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每节课后,任怡老师都会将自己详尽的课堂譜例发给学生,请学生分析作品音乐文本,查阅作品文献,对自己的问题和应对方式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演奏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文献应用能力,从而也为学生将来的论文写作做了必要的准备。

钢琴系副教授翁怡老师作为无党派人士,在疫情期间积极的发表学术文章,参加音乐家抗疫视频的录制,鼓励大家同心抗疫。努力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吃好每顿饭也是对抗疫的小小贡献,同时积极配合学院的师范认证工作,并在小区里担当起一定的志愿服务。

钢琴系副教授段颖老师对学生业务要求非常高,她认真的讲好每一个知识点,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尽可能保证让学生们都能够听懂。她认为每个细节对学生们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线上教学设备调试等较为繁琐,但她一直非常耐心的帮学生们解答问题,通过微信以及网络平台克服许多困难。在被隔离期间,段老师所教的一名学生在疫情期间杭州进行隔离,段老师非常担心,常常微信关怀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以聊天的方式安抚学生情绪,等待她重归师大再相聚。

钢琴系副教授朱昊冰老师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积极探索教学新方式,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举办系列线上读书会、公益讲座、公益音乐会,以及日常关怀等,让云上学习更加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以此进一步深化落实云端育人有成效。在系列线上读书会中,朱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作品风格专题解析,以学生演讲、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提升学生查找资料、文献阅读、书写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学生们还通过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和在海外攻读博士的学姐们的交流,得到了充分的感动和激励。在日常分享中,和学生们在居家运动、云游博物馆、音乐会云赏析、好书推荐的诸多交流,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创造了传递正能量的氛围,更是在琴房之外去探索如何讲好疫情下的生命教育课。此外,朱老师还参与了所在社区居委的志愿者工作,深感基层工作好似演奏复调作品,既要奏好多声部的横向线条,又要注重纵向和声,使得横向线条和纵向和声交织交融交汇。


钢琴系副教授张丹老师和副教授唐钧老师作为党员教师,她们除了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还积极投身到一线志愿者的队伍中,齐心协力抗击疫情!


钢琴系蔡颖老师在疫情中,一方面用录制视频讲解示范的方式,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对照学生的乐谱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在乐谱上详细地记录课堂笔记。校内封控的学生,需要特别的关爱鼓励。她一直鼓励封控学生不停止学习思考,与学生们分享好书、好电影。学生们认真地书写了读书笔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她与学生互相打气加油,一起坚定信念。她说道,疫情让尝试更多元的教学方式,不仅去教学,而且去育人,真正培养学生在困难中前进的勇气和智慧。


钢琴系冯佳老师在疫情下每周除了上课,还让学生提交视频作业批改。疫情期间她自愿在小区做蔬菜和水果的团长,帮大家团购性价比高的水果蔬菜,负责联系商家发货,做表格,到货分发等志愿者工作。


钢琴系周娟娟老师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按时按质的在线讲授2019级音乐表演班的《音乐表演与观念》这门课程,周老师针对线上上课的特点以及局限性,提前一周将文献及议题布置下去,让同学们针对课题做详尽的ppt文稿,上课时展示演讲,对同学们的展示做点评并补充,整体学习氛围非常活跃。除此之外,她还要求同学每周完成不少于500字的阅读笔记以及一篇课外阅读文献,同学们完成的都很认真。周老师相信通过这样的科学的系统的线上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释放她们的最大学习兴趣。

钢琴系的老师们发言非常热烈,俞老师对大家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音乐学院院长施忠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施院长在总结发言时提到了三个方面:守岗尽职,守岗爱岗和关爱学生。施院长就这三方面内容,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谈了学习体会。施院长肯定了钢琴系多元而丰富的线上教学方式,他感谢俞鹰主任对钢琴系科的带领,鼓励大家要有如钢铁般的意志、保护好自己、关爱好学生、燃起信心,相信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获得抗击疫情的胜利,打赢大上海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