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莲《上海古琴历史与张子谦先生》讲座与演奏会综述

发布日期: 2019-12-30  作者:    浏览次数: 1016 


2019年12月27日下午,受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邀请,戴晓莲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小音乐厅,作了一场题为《上海古琴历史与张子谦先生》的古琴讲座演奏会。

戴晓莲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上海市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她自幼跟随广陵派著名传人张子谦学习古琴,是张子谦先生的侄孙女。

讲座由曾美月教授主持,她对戴老师在“张子谦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古琴历史等作了简要回顾。

戴晓莲教授在讲座中梳理了上海近现代古琴历史的发展,也回顾了“世纪琴人”张子谦先生的古琴贡献。她说,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海纳百川”是“海派”文化的特征与形成关键,古琴在上海的发展也受此影响。



戴老师介绍了上海琴人祝桐君,他在1855年刊刻的《与古斋琴谱》中,将工尺谱与减字谱进行对照,其传人张鹤在1864年编撰刊刻的《琴学入门》中,将工尺谱和音节谱使用于琴谱记录。1864年,何桂笙在徐园发起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琴会,为上海古琴热打下了基础。20世纪初,古琴成为当时显学,杨宗稷、杨葆元父子组织发起晨风庐操缦大会,集中了当时九嶷、川、广陵、诸城等琴派的诸多琴人。1920年代,郑觐文组织成立大同乐会,提出了“研究中西音乐归于大同”的办会宗旨,注重古乐的传承和创作,萧友梅、黎锦晖、张子谦、王燕卿等著名音乐家都参与其中,此时,郑觐文开展教学,培养的古琴艺术人才包括卫仲乐等。

戴老师提到,张子谦先生幼年受广陵派琴家孙绍陶教导,1927年来到上海后,常与查阜西、彭祉卿切磋,结为知音,三人被称为 “浦东三杰”。 1936年,他们共同发起今虞琴社,创办《今虞琴刊》,交流琴艺、研究琴学、整理古谱,使古琴学术发扬光大。当时泰戈尔来访的欢迎会上就有古琴曲《普庵咒》的演奏。

新中国建立后,古琴也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查阜西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卫仲乐、张子谦、顾梅羹、刘景韶等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担任教学。张子谦培养了龚一、成公亮等著名琴家。此时的琴人们尝试由独奏走向交流、将古琴与其他中西方乐器融合,如,曾将《白毛女》等当时流行的乐曲和唱段移植到古琴上演奏。20世纪80年代是古琴复苏、创新、反思、伤逝的时代,古琴演奏出现于“上海之春”音乐节,各类打谱工作也有序展开。

戴晓莲教授展示了张子谦先生的《操缦琐记》,这份1938-1963年的张子谦日记成为研究古琴历史的珍贵史料。戴老师将张子谦的琴学思想和琴道态度总结为:1、主张传承的纯粹性、历史价值的保存;2、赞同和推动创新、发展;3、流派的宽容和大一统境界;4、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转益多师;5、对社会世态善恶分明;6、以道统艺,以艺臻道。



演讲后,戴老师为大家演奏了张子谦打谱的《楚歌》,并介绍这首琴曲《楚歌》与琵琶曲《十面埋伏》虽然在题材上相似,但表达内容不同。戴老师的研究生梅旸为大家演奏了张先生传谱的代表曲目之一《龙翔操》。方静宇、潘天行和梅旸合奏江南丝竹《小霓裳》。




曾美月教授进行总结,她说,戴老师讲座中涉及的丰富史料是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海区域音乐史、上海古琴历史的重要资料,帮助我们对“重写音乐史”进行再思考,讲座中也含有不少值得研究生深入发掘的课题。她评价,戴老师的讲座是一场“有观念”的讲座,其中涉及的20世纪早期古琴与钢琴的演奏组合、解放初期古琴移植演奏《白毛女》唱段、张子谦对古琴传承的态度等,都促使我们反思,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发展与传承。



与会师生对戴晓莲教授的讲座演奏会报以热烈掌声,纷纷表示在讲座中受益良多。会后,来自音乐学院、人文学院的师生继续与戴晓莲教授进行了切磋和交流。



曾美月撰写

硕士生王鹏参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