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一、艺术学(音乐学与舞蹈学方向)

我校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立于1995年,2023年调整为艺术学(音乐学与舞蹈学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学位点已形成一支功底扎实、梯队完整、科研与教学成果累累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音乐教育家和屡屡得奖的表演艺术家,在上海音乐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现有12个研究方向,硕导队伍频频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专著与论文。师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竞赛中多有获奖。学位点评估成绩优异,学科专业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硕士点中名列前茅。培养的研究生已活跃在高校、科研单位、媒体、文艺单位、出版系统、文化管理系统等专业岗位。


艺术学音乐学与舞蹈学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生的各研究方向导师为

 

音乐学:

中国古代音乐史论:曾美月

音乐美学:刘洪、杨婧

和声理论与教学:姚红卫

音乐文献编译(英语):孙红杰

音乐人类学:李亚、萧梅(特聘)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张燕丽、李亚

音乐作品分析:魏扬、明虹、徐志博

西方音乐史论:孙红杰、杨婧、孙国忠(特聘)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论:张燕丽

音乐心理学:周临舒、江俊

歌剧分析:魏扬

 

舞蹈学:

舞蹈学:高娟敏、田旭、苗小龙、李彬



二、音乐

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音乐)学位授权点2009年被教育部列为培养单位,2023年调整为音乐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目前学位点已形成一支功底扎实、梯队完整、科研与教学成果累累的优秀师资队伍形成了硕导名师团队。其中不乏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和音乐表演艺术家学位点在各类学科评估中成绩优异,学科专业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硕士点中名列前茅。学院师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竞赛中多有获奖。

学位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舞台艺术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将艺术理论与舞台表演实践相结合,业已形成了以“音乐表演技能”为中心的多维度课程体系。

 

音乐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招生的各研究方向导师为

 

声乐表演:

周进华、张春良、邬眉、郭娉婷、陆蓉、朱秋玲、邓月丽、肖云涛、钱菁、刘姝彤、章丹丹、殷为杰


键盘乐表演:

钢琴方向:施忠、张希、俞鹰、谈天佳、杨巧云、宗励、任怡、翁怡、段颖、朱昊冰、唐钧、蔡颖

手风琴方向:王从余

电子管风琴方向:田晔、段颖

    

西洋器乐表演:      

小提琴、中提琴方向刘洪钱凉

长笛方向:王琪

单簧管方向陈强(特聘)

大提琴方向谢光禹(特聘)

长号方向朱玮(特聘)

圆号方向李德钦(特聘)

小号方向顾聪(特聘)

古典吉他方向闵振奇(特聘

打击乐方向:杨茹文(特聘)

 

音乐创作:申林、徐志博、魏扬、张丹、黄志方(特聘)

 

民族器乐表演:       

古筝方向:宋小璐

琵琶方向:李景侠(特聘)

笛子方向:詹永明(特聘)

二胡方向:段皑皑(特聘)

 

音乐教育:

曹景谐、李嘉栋、张燕丽、曾美月、申林、杨婧、朱昊冰、唐钧、李亚、宗励、陈聆洁(特聘)、席恒(特聘)、孙丹青(特聘)、曹晏平(特聘)、施红莲(特聘)、李逊芳(特聘)、邰方(特聘)、陈璞(特聘)

 

视唱练耳与合唱指挥:

视唱练耳方向王岚

合唱指挥方向:王瑾、陈瑱璇(特聘)


三、舞蹈

我校舞蹈专业学位硕士授权2023年获批,拥有一支功底扎实、梯队完整、科研与教学成果累累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不乏国内著名舞蹈教育家和表演艺术家和编导。本点已形成了硕导名师团队,推行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输出高层次的舞蹈教育、舞蹈表演与编创等应用型人才。

学位点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舞蹈教育和舞台艺术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将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舞蹈教育、舞蹈表演与创作两个研究方向,以及以教育、表演和创作为中心的,辅以“通识教育”“舞蹈基本能力”“舞蹈史论及舞蹈科学”等多维度课程体系。

 

舞蹈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招生的各研究方向导师为

 

舞蹈教育方向:高娟敏、田旭、李彬、苗小龙、黄娟

 

舞蹈表演与创作方向:高娟敏、田旭、李彬、苗小龙、黄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