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展示周系列报道六

发布日期: 2018-05-11  作者:    浏览次数: 1002 


5月11日下午16:30,上海师范大学教苑楼C座多功能厅,本届艺术展示周的最后一场公益讲座《当代新媒体舞蹈之旅—探究舞蹈中多媒体的应用》如期举行。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实践部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艺术总监舞蹈系苗小龙副教授主讲。苗小龙老师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曾荣获法国巴黎第七届国际舞蹈比赛银奖、美国21届“阿罗哈”国际艺术节编舞大奖等近五十个国内外重要奖项,以及“上海市十佳文化新人”、“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十佳舞蹈工作者”、“上海世博之星”等十余项荣誉称号。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执行院长施忠,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高亭,以及校内外师生和爱好舞蹈的群众参加了本场讲座,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系刘洪副教授是本场讲座的学术主持。

    




讲座的第一部分,苗小龙老师详细阐述了新媒体舞蹈的概念和特点。新媒体舞蹈是由舞蹈艺术家和数字艺术家协作,在快速更替的数字科技之中,在虚拟时空的能量转换和人体动作捕捉数据的重塑之中,重新思考身体,共同改变着舞蹈传统的审美形态。苗老师在此举例影像作品来说明新媒体舞蹈所具有交互性、虚拟性、多元性的三大特点。首先,新媒体舞蹈是观演合一的一种互动、即兴、现场的,重新定义舞蹈和身体环境的新形态。其次,新媒体舞蹈艺术利用数字技术,将舞台转化为具有虚拟空间特点的一种全新感官空间,以此弥补传统舞蹈短于叙事的问题,其在保留舞蹈本体性的同时,融入新兴科技,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舞蹈与数字音乐、电影、布景的有机结合,使舞蹈观赏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苗老师认为,相较于传统剧场舞蹈编导,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年轻舞蹈编导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互动装置与人体动感的时间差问题,以及新媒体运用所需要的经济支持等。

接着,苗老师讲述了国际新媒体舞蹈发展的几个阶段,从20世纪60-70年代诞生期(利用影像数据编舞)、80-90年代探索期(舞蹈影像的产生)、90年代-21世纪成长期到近10年的成熟期。新媒体舞蹈经过将近50年的迅速发展,给舞蹈艺术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变革,目前尝试舞蹈与VR全景技术的结合是最近发展的新方向。

讲座的第二部分,苗老师重点讲解了新媒体舞蹈的两大类别和应用技术手段。新媒体舞蹈可以分为非实时性交互舞蹈与实时性交互舞蹈。他以美国“舞林大会”作品《自由的意志》为例,说明二维投影、立体投影和3D全息投影在非实时性交互舞蹈作品中的交叉运用和艺术效果。在实时性交互舞蹈这一类,他展示了法国ATC创意舞团2004年推出的一部作品《光·影》,以此解释传感装置如何让舞台艺术具有诗意化的表现。接着,苗老师用多部国际优秀新媒体舞蹈作品来逐一分析多媒体舞蹈的应用技术手段。比如以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迷失的身体》为例,阐述“时间调度”如何在该作品中使用;以美国“舞林大会”作品《蓝色之旅》示例“虚拟镜像”的运用,其通过捕捉舞蹈者动作数据,将数字采集的动作变成了数字肉身,使现实中自由的肉身与自己的镜像产生互动,从而形成身体时空幻境外的另一种声音。苗老师通过播放《消失》、法国ATC《像素之境》、《维度转换》等作品向大家直观的展示“变形异化”、“重力转换”、“空间重组”等新媒体舞蹈常用的技术手段。



在讲座的最后,苗老师强调青年舞者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应该重新审视传统舞蹈的创作方式,用新的思维去物化传统舞蹈的方式,同时对新媒体技术要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深入思考什么样的舞蹈值得被观众欣赏和解读。接着,苗老师邀请上海175当代舞团首席舞者朱凯旋表演了利用数据传感装置,达到人景水墨交互的实验舞蹈剧场《富春山居图》中《撰心》,并邀请台下观众上台与交互装置互动,让现场观众对多媒体技术在舞蹈中的运用和效果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整场讲座苗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以新媒体舞蹈创作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当代不同的新媒体舞蹈影像的展示和讲解,以及现场观众参与感受的实时多媒体人像互动技术,让现场观众领略当代舞蹈发展新的可能性和一种新的表现空间,也为舞蹈学习者带来了丰厚的创作灵感。



5月11日晚上19:00,“青春梦”号角与鼓的争鸣——上海师范大学管乐团专场音乐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厅隆重上演。出席本场音乐会的有音乐学院党政领导、校外师生以及热爱管乐的市民朋友们。本场音乐会由特邀嘉宾上海歌剧院一级指挥林友声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管乐团艺术指导孙宇老师共同担任指挥。上海师范大学管乐团成立于2006年,是一支由音乐学院铜管、木管、打击乐等专业学生组成的大学生专业艺术团体,现有成员50人。乐团成立至今,演出数十场,与国内及海外的多所学校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音乐会呈现8首曲目,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上演的是《哈里特吉》序曲,乐曲短小精悍,愉快活泼的节奏伴随着指挥的指挥棒,使在场的观众们瞬间陶醉于美妙的管乐中。第二首作品《彩云追月》,此曲由香港著名管乐作曲家游元庆改编为管乐曲,配器十分具有特色,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交替频繁,色彩丰富的管乐表达使这首恬静的岭南小调变得更加别具一格。在林友声教授的指挥下,管乐团成员们演奏的《彩云追月》富有蓬勃的生机。接下来演奏的彼得·菲斯特作曲的《叙事曲》是一首小号与乐队协奏作品,小号演奏者为钱正阳(特邀)。乐队声部先引入,随后小号呈现主题,整首作品像是在叙述一件意味深长的故事。《英国民歌组曲》是英国作曲家拉尔夫·沃恩·威廉斯最著名的管弦音乐作品,于1923年由作者根据英格兰地方民歌改编而成。这一组曲由三部分构成:《十七岁生日的第一个星期天》、《我可爱的宝贝》和《索默塞特民歌》。管乐团富有感情的演奏,仿佛使我们置身于英格兰美丽的乡间小路上,音乐会的上半场在美好的幻想中结束。



下半场同样由一首序曲拉开序幕。《阿帕拉契亚》序曲是美国著名管乐作曲家与教育家詹姆斯·巴恩斯基于美国传统的民歌技巧和旋律所创作。乐曲为再现的三部式,A部分借用了美国乡村民歌旋律,B部分基于传统的Shaker歌曲进行变化,第三段又再现了A段的旋律。在孙宇老师的指挥下,乐团精湛的演奏使这首美国管乐作品受到现场观众们的认可和喜爱,观众们的掌声连绵不断。


作品《号角与哈里路亚》也是詹姆斯·巴恩斯为管乐而作。这是一首高难度的交响管乐作品,对于音色控制的要求非常高,乐曲中含有很多声部的独奏,对于管乐团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号角与哈利路亚》运用了大量的复调思维的创作手法,在演奏中,对声部之间的默契配合要求很高。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由孙宇老师指挥的上海师范大学管乐团参赛作品《号角与哈里路亚》获得了一等奖,今晚的音乐会上我们很荣幸能够欣赏到这首作品,各声部的配合十分默契,能够感受到乐团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与进步。


接下来的《魅力颤音琴》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听觉体验。这首作品由美国作曲家山姆·丹尼尔斯为颤音琴与乐队而作,颤音琴由周敏慧演奏。带有幽默风格的前奏,配上独特音色的颤音琴,加上不协和的音调,仿佛有一种使人想要翩翩起舞的魔力,乐曲在乐队与颤音琴同时演奏推向高潮中戛然而止,给听众们埋下了耐人寻味的伏笔。

音乐会的压轴作品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该曲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音乐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在小鼓和铃鼓的固定音型伴奏下,一问一答不厌其烦地重复进行,而且乐曲始终建立在C大调上,只是在结尾两个小节才转入E大调,但随即又回到了C大调上。这首超过十五分钟的曲子乍一听显得十分单调乏味,甚至曾有人称它为“偏执狂的作品”。因为乐曲从旋律、和声到节奏、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音乐唯一的变化就是渐次增强的音乐及乐队的规模,听起来有一种自始如一的执着感觉,尽管这种执着近乎顽固,但是传达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音乐性格,在指挥的示意下,管乐团的成员们表现的淋漓尽致,得到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由作曲家嘉义·勃库克改编的交响管乐版《波莱罗》舞曲别有一番风味。


一曲《波莱罗舞曲》意犹未尽,在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林友声指挥与乐团又加演了两首管乐作品,音乐会在一阵阵雷动的掌声中完满结束。


摄影:赵沁暘      

编辑:李茗涵(2017级本科生)

文案:陆颖颉(2017级硕士研究生)